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提案

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4号提案答复

发布日期:2023-10-23作者:政协办来源:政协舒城县委员会阅读:字体大小:[ 大 ] [ 小 ]

《关于推进我县农机化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自年初以来,县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机械强农”“机械强粮”行动决策部署,围绕推进全县农机化发展,争取重视保障推进,针对建议明确任务,优化举措狠抓落实。

一、关于“以农机化项目为契机大力推广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继续高质量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政府支持”的建议

在县委县政府重视下,2月份召开全县“四机械”“三中心”部署推进会议。同时县委农办下发抓好农机补短板“4321”工程任务的通知文件,将市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开发区)。落实好市级下达新增购置386台机械、17个育秧中心建设和1个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创建。3月份出台《舒城县2023年农机购置地方补贴实施方案》,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实施2023年农机购置地方补贴,通过补贴政策引导农民群众购买插秧机等“四机械”投入粮食生产。5月份,县委农办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机插秧水平的通知》,明确为提升机插秧能力,对于经营主体购买插秧机,由县财政提前垫付购机主体享受的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

多项政策加持,充分调动了经营主体和农户群众购置插秧机的积极性,我县插秧机保有量呈现大幅增加态势,全县目前插秧机保有量538台,同比增长363%,为确保我县完成33.5万亩机插秧任务提供了保障。

二、关于“积极开展了农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机队伍的理论水平,加快技术更新。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建议

自4月份以来,围绕抓好机插秧工作,积极组织县乡农机干部下沉乡村一线,面向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群众积极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农机购置等优惠政策,并开展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指导,每名干部包保5户,重点面向50亩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宣传购置插秧机政策优惠。

三、关于“主攻薄弱环节,畈区以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山区以茶叶生产机械化为突破口。依托农机大院农机合作组织,建立农机化作业示范点。县乡镇技术人员技术结对,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的建议

围绕推进全程机械化,今年以来,重点工作三项。

一是主攻机械化育秧环节。在全县水稻主产区12个乡镇新建完成17个育秧中心建设,其中,使用衔接资金建设12个,农业生产主体自筹建设5个,共计投入建设资金2150万元。到目前,17个育秧中心均已建成使用,投入春耕育秧生产。

二是主攻机械化烘干环节。在全县水稻主产区乡镇建设4个粮食烘干中心。分别设在千人桥、舒茶、南港、城关,投入590万元,配套带动承接主体社会资金投入。按照装机吨位200吨以上建设标准,1个烘干中心已建成,3个烘干中心已开工建设,目总体工程进度达到50%以上。

三是培育服务主体。在全县水稻生产重点乡镇建设4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其中打造1个覆盖县域服务范围的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设在千人桥镇。在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薄弱区域建设3个,分别安排在河棚、柏林和百神庙。

四、关于“做好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快农机农艺融合。一是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农机大户农机化操作技术,联系农机生产、经销企业组织专业人员现场培训。二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农民和农机户的需求,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有机户和无机户签订代耕、代插、代收等作业合同,对土地扭转面积较大的种粮大户进行摸底登记,实行全程服务,提高机械利用率。三是加强与农机合作经营组织和农机手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建立农机化服务工作群做好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工作,为农机手解难答疑,同时及时宣传各种农机化新政策、新知识、新信息,为农民增收做好服务”的建议

一是开展市级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创建。围绕示范乡镇全域机插秧率90%目标,遴选了14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承担全域机插秧生产。通过社会化托管与农户签订了全程机械化托管作业合同,重点落实了机械化代育代插作业服务,共计落实合同面积4万亩。

二是大力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培训。根据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工作安排,上半年承担100人的培训任务。其中:经营管理型50人,技能服务型50人。针对农时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安排,从全县各乡镇中遴选培训学员,既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负责人,也有种粮大户、农机手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训操作,加强现场指导。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开展“机械强农”“机械强粮”行动培训。先后在千人桥、杭埠等地开展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技术观摩培训。共计培训农机从业人员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