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齐舒城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短板,促进乡村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茶谷建设工作的高度关注。针对您在舒城县茶产业发展提出的:补齐茶产业新时期创新发展人才缺口,增加县内茶叶大师非遗传承等特殊人才数量;加大我县茶叶文化公共品牌宣传力,助力地方茶企业品牌影响力;加大茶产业科技装备数字技术投入,提升茶园减灾力赋能茶叶快速转型;补齐茶产品走向城市物流短板并提速降费,缓除茶叶疫情销售不利因素;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和贷款贴息,减少平衡集体收益分红比例给予茶企减负等五条建议,茶谷建设中心高度重视,于今年3月份,安排人员深入到茶谷有关乡镇开展调研,组织召开茶谷中心班子会议进行专门讨论研究,积极采纳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县推进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作一汇报。
一、工作成效
1.茶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舒城小兰花”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2023年公用品牌价值得到16.68亿元,较上年增加1.33亿元,位列全国第76位,再次荣获全国茶叶百强县。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指数名单中舒城小兰茶位于32位,影响力指数值为680.52。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13.2万亩,高质高效茶园发展到6万亩,新建智慧茶园两处,面积达1500亩,全县年产干茶3600吨,茶叶综合产值18.6亿元。
2.茶旅融合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与舒城的地域文化、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农业特色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全县已建成7个茶谷小镇、1个果岭小镇、30个茶谷(果岭)小站、135个茶谷(果岭、药库)小院。舒城兰花谷作为全国最美茶乡精品旅游线路得到进一步提升,将舒城万佛湖、万佛山旅游与茶产业有机结合。舒茶九一六既是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又是中国最美茶园,舒茶沟二口村被评为首届安徽省美丽茶村、舒茶镇被评为安徽省美丽茶乡。
二、主要工作
1.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发展。今年我县高度重视茶树良种的开发,科学培育良种,提高茶叶生产效益,成立了舒城县茶树良种研究所,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九一六大别山茶树种质资源圃,是安徽省茶树种质资源分中心,年出圃良种茶苗4000多万株。大力推进高质高效茶园建设,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宜机化茶园建设,实施茶园双替代、茶叶清洁化流水线生产,通过完善茶园基础设施,使用科学耕作、配方施肥、采养结合等科技手段,改造低产低效茶园,建设有机茶园、高标准茶园和生态茶园。今年全县新建有机茶园4000亩,高标准茶园10000亩,生态茶园16000亩,低产改造茶园30000亩。推进茶园信息化建设,在古尖香茶厂、安徽孔府茶业有限公司推进智慧茶园(试点)建设。
2.全面推进项目建设。2022年,我县实施四大平台项目41个,其中新建项目28个,续建项目23个。预计当年完成投资5.8亿元。舒茶九一六提升项目、春秋文翁研学小镇、万佛山茶文化中心提升项目、干汊河镇靠山水蜜桃标准园、柏林雨泓奇异莓、安徽忆莲生态果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已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已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我县将加大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茶企茶农利用荒废的土地开发种植良种茶园,继续对茶园基础设施投入、茶叶清洁化加工、厂房建设等方面给予适当奖补。
3.成功举办茶文化旅游节等相关活动。3月31日,我们在舒茶镇成功举办2023年舒城小兰花茶文化旅游节。评选出舒城县茶旅融合示范乡镇、舒城县助力乡村振兴十佳经营茶企,舒城县首届十个最美茶村和十位最美茶人,组织舒城小兰花名优茶评比、舒城小兰花茶传统工艺炒制大赛、舒城小兰花名优茶展示。4月8日,在晓天镇白桑园村举行2023年舒城小兰花茶文化旅游节(晓天分场)活动。4月15日,在省直机关万佛湖健步走上,组织5家茶企集中展示,组织选手表演舒城小兰花传统工艺炒制。我县还组织CCTV《茶乡春天——舒城篇》拍摄。5月份,组织茶企参加安徽茶博会。通过系列活动开展,进一步扩大了“舒城小兰花”茶叶的知名度,提高舒城茶谷的影响力。另外,在合肥南站、北京地铁1号线、舒城到合肥的高炮等地,设施舒城小兰花宣传标牌。
4.推进茶旅融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挖掘四大平台中的产业、传统、文化,促进茶旅融合,围绕小镇、小站、小院,打造节点,以点连线,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舒城兰花谷全国最美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为重点,着力打造以产业休闲、旅游观光、健康养生、科学探险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线路,在四大平台区域形成了以九一六茶园、晓天兰花古镇、文翁故里研学旅游小镇、梁祝文化园、河棚茶文化主题公园、万佛山茶文化中心、荷花堰、石关风景区、靠山脆桃、阳光雨露生态园等为节点的乡村旅游集散地。
5、搭建平台,助推茶叶销售。鼓励茶叶企业创办茶叶专卖店,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大力发展电商销售。2023年度将进一步加大对茶叶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县茶产业发展资金的撬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