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提案

县政协十一届二次 会议第8号提案答复

发布日期:2023-10-23作者:政协办来源:政协舒城县委员会阅读:字体大小:[ 大 ] [ 小 ]

《关于打造农业地域品牌 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打造农业地域品牌更是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的有效路径。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战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和广泛宣传、热情服务,使农业品牌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一、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品牌建设

1. 科学制定品牌规划,完善创牌工作保障机制。围绕绿色(安全)品牌、地域(公共)品牌、企业(商标)品牌、荣誉品牌四个方面,从基地建设、龙头培育、现代流通三个环节制订科学的农业品牌化战略规划,指导品牌建设工作。力争三年内新培育申报2-3件农产品地理证明商标公共品牌,申报1-2个“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收录上报10个以上报“六安市乡土特色产品品牌”。指导龙头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征集申报3个以上“皖美农品”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开展绿色有机认证,到2025年绿色有机认证总量150个以上。农业农村局和市场监督局等部门加强品牌认证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2.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夯实农业品牌化基础。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巩固提升140个各类种植、养殖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稻50万亩、绿色蔬菜33万亩、优质油菜20万亩、茶叶10万亩等基地)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着力抓好舒城小兰花、舒城黄姜等地标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巩固30万亩全国绿色水稻基地建设,加强全国有机茶基地建设。通过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和实施高标农田建设、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舒城小兰花地标保护工程、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带动,与推进农业品牌化有机结合起来,夯实农业品牌化基础。

二、完善经营主体品牌 提升核心竞争力

1.农业品牌认证情况。截止目前,全县绿色有机地标认证农产品总数140个,其中有机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12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个(舒城小兰花、万佛湖鳙鱼、舒城黄姜)。舒城小兰花、舒城黄姜先后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舒丰公司、桃溪农业示范园先后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和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安徽兰花公司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批准为首批全国生态环保优质农产品包装标识试点单位,收录为首批全国农产品包装标识典范企业。

2.农产品商标品牌培育情况。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农业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个,分别是舒城小兰花商标品牌基地、舒城山茶油商标品牌基地;拥有农产品地理证明商标5件,分别是“舒城小兰花、舒城山茶油、舒城油茶、舒城薄壳山核桃和舒城油桐”;获得省商标示范企业10家,分别是舒城县种子公司、安徽省舒城县青云精米加工有限公司、舒城圣桂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天赐粮油有限公司、安徽省华银茶油有限公司、舒城县茶叶产业协会、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安徽靖童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阳光雨露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安徽兴福米业有限公司;拥有“野岭”牌华银茶油中国驰名商标1件。

3.农业品牌效应发挥情况。发挥“舒城小兰花”“万佛湖鳙鱼”“舒城黄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3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特色优势,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5家,向长三角销售额近3亿元。“舒城小兰花”地理证明商标,许可使用的企业达114家,综合产值18.6亿元,2022年舒城小兰花品牌价值达15.33亿元,品牌效应显著。

三、多措并举 打造舒城区域品牌

1.搭建品牌推介平台。我县每年都积极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合肥、上海农产品交易会和全国农业博览会等多个展览,搭建品牌产品推介平台,大力宣传展示我县特色农产品。茶叶方面每年都会举办开茶节、文化节等相关活动,积极推广舒城小兰花茶叶,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实施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在高铁站、电视媒体、报刊等宣传我县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产品。

2.抓住上海对接帮扶契机。利用上海青浦区对接舒城县,瞄准长三角区域城市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实施“158”行动计划,按照市政府“6969”工程总体布署,推行“138+N”模式,在全县统筹强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突出产业培育品牌。重点围绕粮油、蔬菜、茶叶、油茶、水果、中药材、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以产业协会或联合体等形式,培育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提高质量创品牌。农业部门重点推动绿色、有机和地标农产品发展,打造地标公共品牌,市场监督部门加大农产品商标培育力度,打造地标证明商标和企业知名商标品牌。三是加大品牌推介宣传。农业部门充分利用农博会、茶博会、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活动平台,组织农业品牌主体,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农产品展销活动。同时,鼓励有条件企业的积极开展线上销售和宣传。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加强品牌营销队伍建设,增强市场服务功能,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促使我县农业品牌早日打造出国内叫得响的品牌。四是提供政策、财政、人力保障,建立工作机制和考评奖惩措施。农业农村、市场监督、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研究制定农业品牌建设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已近年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农业农村局落实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下发的关于“五个一批”工程专项资金奖补实施细则通知的文件精神,支持品牌建设,市场监督局制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奖励补助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