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提案

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号提案答复

发布日期:2022-10-11作者:政协办来源:政协舒城县委员会阅读:字体大小:[ 大 ] [ 小 ]



《关于推进舒城水果产业发展,打造水果之乡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茶谷建设工作的高度关注。针对您在关于推进舒城水果产业发展,打造水果之乡方面提出的五条建议,茶谷建设中心高度重视,于今年3月份,安排人员深入到果岭有关乡镇开展调研,组织召开茶谷中心班子会议进行专门讨论研究,积极采纳您提出的推进水果种植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水果产业龙头、推进水果品牌建设、促进三产融合、加大水果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等多条建议,出台我县推进果岭建设工作意见,引导各地积极发展水果产业,打造水果之乡。现将我县推进水果产业,打造水果之乡工作作一汇报。

从2015年4月以来,我县加入六安茶谷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弘扬红色文化,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四大平台建设,把茶谷、果岭、药库作为全县绿色发展的重点,与融入合肥经济圈,着力打造舒城的“金三角、绿三角”,与扶贫产业有机结合,助力舒城茶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六安茶谷舒城兰花谷这块靓丽品牌。舒城兰花谷作为六安茶谷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围涉及舒城中部、西南山区十二个乡镇、万佛湖和万佛山两个风景区,规划面积1505.7平方公里,涉及人口44万人。通过五年来的持续建设,舒城水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21年底,全县水果面积达1.2万亩,总产量1.1万吨,一产产值达1.02亿元。其中桃7000亩,草莓1000亩,葡萄600亩,猕猴桃500亩。今年,全县水果产业又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安徽董郎为品牌的桃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县大的水果经营主体已发展到43家。舒城水果产业能在六安江淮果岭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舒城的水果注重高产、优质、高效,舒城的脆桃在六安脆桃中占的份额较少,但舒城的脆桃个大、品质优、投入大、产量高的特点,成为六安脆桃中的一枝独秀。舒城的草莓、葡萄在注重产量的基础上,都注重品质,阳光雨露的草莓、葡萄都是以品牌来赢得效益,销售价格普遍高于市场价格。水果产地初加工和保鲜能力有了更一步提升,以水果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开始兴起。

一是推进水果种植基地建设。坚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推进水果种植基地生态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脆桃、葡萄、草莓等主导品种为依托,打造集约化、规模化的水果种植基地。推进水果标准园建设,加强水果新品种推广示范。打造软枣奇异莓、猕猴桃、蓝莓等有发展潜力的水果品种标准示范基地,让舒城的水果品种多样,特色明显。

二是推动水果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一批主业优势明显、产业链条长、核心竞争力强,能带动全县水果产业快速发展的重点骨干企业,不断提高水果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安徽董郎农业有限公司、安徽阳光雨露生态园有限公司、安徽雨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鹏翔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舒城县归耕园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舒城金品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纷纷落户舒城,辐射带动舒城水果产业发展。

三是加强水果品牌建设。注重做好名牌产品的申报认证和宣传推介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果,印发“三桃”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和果品分级标准手册到水果种植户,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和商品果的比例。打造靠山水蜜桃、夏黑葡萄、红艳草莓等水果品牌,多措并举,争创名牌产品。

四是拓宽水果产业市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和水果经纪人领衔组建水果专业合作社。推进水果产业商超对接,培育和扶持水果批发市场,加强与广东、上海等地水果批发市场对接,组织开展电商培训,鼓励经营主体利用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注册经营销售鲜食水果。

五是推进三产融合。积极开展草莓采摘、葡萄采摘活动,以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围绕舒城的万佛湖,实施江淮果岭“十里果乡”项目,重点在采摘观光、民宿体验、休闲旅游、果品加工上下功夫,寻找突破,延长水果全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六是强化保障措施。我县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水果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我县在安徽董郎农业有限公司实施了150万元的高标准桃园建设项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江淮果岭”建设的意见》的精神,积极为全县水果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省农科院、皖西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打造一批技术改良、品种研发、标准化生产为一体的智慧农业(水果)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