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卫生院发展存在问题和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八号主席令颁布的、自2020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其第三十四条:“国家建立健全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城乡全覆盖、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明确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其第三十五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划定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内容。因此,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乡镇卫生院,在整体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网络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几年来,各乡镇卫生院利用卫生专项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就医环境,增添更新医疗设备。借助等级医院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等,加强科学化管理,促进内涵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实现了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的跃升。2021年底,全县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7所,其中乡镇卫生院21所(含中心卫生院8所,一般乡镇卫生院13所),下辖385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下辖2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是基础建设方面。2021年,已有7所乡镇卫生院利用专项债项目,投入资金近0.17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2022年,已动工建设2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其中,投入2.0亿元新建杭埠镇卫生院,投入1.5亿元在原县医院院区改扩建城关镇卫生院,6月份投入0.6亿元的新建千人桥镇中心卫生院和投入0.13亿元扩建阙店乡卫生院的项目将要启动,计划于今年实施动工的还有万佛湖、晓天镇2所卫生院的新建项目。二是能力提升方面。城关、柏林2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复核验收;城关镇卫生院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复核验收,汤池镇卫生院等14所基本标准复核验收。三是队伍建设方面。当前,乡镇卫生院在编职工1057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013人,占 95.8 %;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429人,占 42.3 %。四是卫生发展方面。全县乡镇卫生院编制床位1835张,业务用房面积6.75万㎡,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77.61万人次,医疗服务收入17677.08 万元。
二、建议落实情况
(一)关于“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建议。
一是建立人才储备培养制度,争取建设项目和人才培养资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设立了人才储备培养资金,按照每人每年5万元标准,支持卫生人才参加省市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培训。县卫健委也结合全县卫生人才现状,制定了人才培养储备计划。遵循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规律,提前进行人才储备培养,从人才招聘到正式上岗,以及开展规范化培训,达到建设项目新增床位所需增配的医护人员数,确保储备卫生人员能及时适岗,胜任医疗卫生服务职责,满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需求。
二是积极推进解决卫生技术人员编制缺口。县、中两院医共体按照医共体内人员编制周转池制度,通过自建、员额池的转化和调剂,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编制,解决全县卫生人员编制不足。
三是认真执行规范化培训工作。我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国家人社部和卫健委制定的规范化培训工作,为步入工作岗位的医学院校学生和青年医务工作者,提升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引导具有本科等高层次学历的优秀医务人员,扎根乡镇卫生院开展执业活动,是很好的工作建议,也是我们努力争取的方向。规培医务人员的服务周期是通过签订协议约定的,延长服务周期,是需要调整规培政策,也影响到其晋职晋级和上升渠道的积极性。
(二)关于“建立健全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调动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积极性”的建议。
一是设立了全科医生补助经费。在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获得全科医生资格并在全科岗位开展执业活动,按照其基本工资的10%,给予全科医生补助。二是设立了人才储备培养资金。按照每人每年5万元标准,支持和鼓励基层医务人员参加省市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培训。三是开展“最美医生”、“先进医务工作者”等激励举措,调动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关于“合理规划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建议。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改委、财政部、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务院乡村振兴局(原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扶贫发〔2019〕45号),提出的“每个乡镇建成1所政府办卫生院,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能够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现场急救和转诊等职责。”;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划设置、功能定位、服务内容,以及管理职责等,均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省级地方政府的实施细则中予以明确。为此,各乡镇政府应按照乡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需求,择址建设,纳入到全县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方案中。近年来,我县也陆续通过国家专项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周转房建设等项目,对现有的乡镇卫生院进行原址改扩建、易址新建,改善了就医环境和服务场所;通过等级医院建设、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实施等内涵建设,强化了管理,提升了服务能力,优化了服务流程,增强乡镇卫生院的竞争能力。
百神庙镇卫生院是上世纪末,由原址迁出选建在现址,2010年后,再次进行改造。近年来,随着当地的社会发展,该院整体面积较为狭小,内部功能布局也欠合理,服务流程也欠规范,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到该院的发展后劲。为此,县卫健委也将该院的新建列入议事日程,主动与当地政府联系协调,初步拟定建设方案,一俟立项、资金、土地等关键要素落实,立即予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