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解农村义务教育“空心化”问题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是加强农村“两类学校”建设。我县完成了对农村“两类学校”的建设,其中乡村小规模学校88所,乡镇寄宿制学校38所,全面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基本条件。
二是推进优质均衡创建步伐。力争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配备,提升办学水平,达到城乡教育优质化均衡发展。
三是强化城乡教育质量共同体建设。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切入点,修订了《舒城县城乡教育质量共同体(小学)教学教研活动办法(试行)》,出台了《舒城县教育局城乡教育质量共同体(小学)教学教研活动办法(试行)》和《舒城县教育局城乡教育质量共同体(小学)工作职责》,完善了8个城乡教育质量共同体的体制机制建设。
四是完善教师队伍培养管理模式。落实中小学教师本土化培养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县域内每年安排100名骨干教师参加支教活动。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落实“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采取网络研修、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县域内学校完成跨区域轮岗交流3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