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内容:
进一步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主导作用
在各级党委、政府强力推动下,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成绩斐然。2019年,寄宿制学校37所,占比34.9%,并规划到2020年实现寄宿制达标学校56所,占比达52.8%。寄宿制学校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育人环境,也切实减轻了家长负担,受到社会好评。下面,针对我县县情实际,就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主导作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 情况分析
1、 基本县情:
第一,我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比例很高,部分学校达80%以上。他们大部分由祖父母监管,较多地存在溺爱、放任等监管不力现象。孩子在节假日、课余时间不仅学习无人辅导,相当一部分学生或迷恋电视,或泡在网吧、游戏厅,有的甚至夜不归宿。成长环境和安全状况堪忧。第二,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演变成陪读成风。从原先高三陪读,逐渐发展到小学、幼儿园。陪读不仅严重增加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也使孩子变成了学习机器,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动手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十分薄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第三、舒城中学、舒城一中等高中学生基本住在校外或校内租住,集体住宿很少。学校不能有效封闭管理,杂乱人员出入频繁,学校安全隐患大。校外租住往往条件差,火电等安全隐患多,周边人员鱼龙混杂,治安情况复杂。
2、 寄宿制学校的教育优势
第一、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把原来有限的、分散的财力、物力,集中到一个学校,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有利于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的精简和教师队伍优化,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的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第三、有利于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指导,教育管理体制更加优化。第四、有利于实施全程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寄宿制学校规模大、学科齐、设施全,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优越,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辍学率也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助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精神风貌、自制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在寄宿制学校开展的各种文艺、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发现和个性发展。
3、寄宿制能有效解决的四个问题
一是减少陪读,切实解决了农村家庭教育孩子的后顾之忧,解放一大批劳动力。二是充分发挥了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作用,解决义务教育三点半、四点半以后活动和高中的各种社团活动问题。三是可以有效整治行风建设中违规办班补课和有偿家教等痼疾。四是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4、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困境
一是缺少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寄宿制发展最大的制约是缺少政策支撑和经费保障。寄宿生食宿条件的改善、管理人员经费保障方面缺少长效机制,生活老师、晚间辅导老师的补贴没有规范合理的支出渠道。二是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紧缺。现在寄宿制学校没有按标准增加管理人员编制,学校的宿舍管理由任课教师代管,他们除正常上课外还要负责寄宿学生的管理,教师工作压力大。三是教师周转房建设滞后,影响了人员的调配和有关工作的落实。四是缺乏寄宿制制度化的刚性规定和要求。
二、 几点建议:
1.提供政策支持,加大经费投入。一是加大基础建设,尽快完成寄宿制学校的达标建设。以满足更多学生住校就读的需求。保障寄宿生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善,满足寄宿生娱乐、运动和社团活动需求,美化优化育人环境。二是加强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改善教师必要的生活、工作条件。三是完善寄宿制学校安全防范设施,确保人防、物防、技防到位,保证学生在校安全。四是出台相应的寄宿制学校管理和学生寄宿制要求的刚性规定。
2、增加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编制。寄宿制学校正常运行,至少要保证初中师生比1:15小学师生比1:19的比例。一是要通过统筹现有编制资源、加大调剂力度。二是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齐安全协管员、生活管理员、炊事人员等后勤服务人员,满足学校生活服务基本需要。三是制度化确定寄宿制学校管理经费的合理发放
3、推进寄宿制向高中学段延伸。向碧桂园寄宿制高中、河北武安中学、长丰衡安高中、上海进才高中学习,将学生集体住在学生寝室,实行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消除家长陪读的风气给孩子成长、家庭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案答复:
《进一步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主导作用》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219所,其中:义务教育学校103所(不含51个教学点),幼儿园103所,普通高中1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另有职业高中和中等师范学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数95038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学生为58423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7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9285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938人,在园幼儿15121人。全县现有教职工7983人(公办教师5918人),其中专任教师6582人。
二、工作推动情况
根据国务院、省、市要求,在精准摸排、科学规划,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9年,舒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的通知》(舒政办〔2019〕5号),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共有45所寄宿制学校到2020年完成建设达标任务,其中2019已完成寄宿制学校达标建设25所,2020年完成计划20所。为确保2020年底完成寄宿制学校达标建设任务,我们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评估。2020年,舒城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2019年度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和农村“两类学校”建设县级评估验收结果的通报》(舒教基〔2020〕27号),2019年度我县共有25所学校完成寄宿制达标建设(舒茶初级中学、龙河中学、干汊河中学、孔集中心学校、百神庙镇中心学校、山七镇中心学校、棠树乡中心学校、马河口中心学校、查湾中心学校、万佛湖镇中心学校、舒茶镇中心学校、南港镇西衖中心学校、南港镇中心学校、干汊河镇中心学校、山七镇燕春中学、城冲中心学校、汤池镇中心学校、春秋乡中心学校、柏林乡石岗中学、柏林乡柏林中心学校、棠树乡八里中学、桃溪中学、晓天中学、百神庙镇白马宕中学、干汊河朝阳小学)。
根据规划,2020年我县还有20所学校要完成寄宿制达标建设,为尽快启动,县教育局印发了《舒城县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和“两类学校”建设达标评估方案》的通知(舒教基〔2020〕29号),成立了以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其他工委委员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评估工作领导组,依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乡镇寄宿制学校基本建设标准(试行) 〉的通知》(皖教〔2019〕14号)指导相关学校开展达标建设工作,并公布2020年20所寄宿制达标建设学校名单(舒城第三中学、晓天镇平田中心学校、百神庙镇周公渡中学、南港镇沙埂中学、五显镇中心学校、春秋乡文翁中学、阙店乡中心学校、阙店乡杜店中学、高峰乡中心学校、高峰乡高峰中学、庐镇乡洪庙中学、庐镇乡中心学校、汤池中学、张母桥中心校、河棚中心校、千人桥重阳中学、七星学校、仁峰实验学校、舒城育才学校、舒州中学)。县教育局对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目标管理,各中心学校实施项目管理,评估工作由县教育局组织,相关股室具体负责实施,采取学校自评,中心学校核评和县级评估认定的方法进行,具体为:20所寄宿制建设的学校必须于2020年11月15日前完成自评工作,并报告中心学校;中心学校必须于2020年11月25日前完成对辖区内的达标学校核评工作,将结果报告县教育局;县教育局将组织若干个评估组,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对今年规划达标的中小学评估工作,汇总整理后,将结果报告市教育局和县政府。
二是强化督查。2020年4月底至5月初,县教育局成立了三个督查组,对全县“两类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进行了全面督查。这次督查主要是对照《安徽省乡镇寄宿制学校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全县所有寄宿制学校进行再摸底、再评估,列出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建设短缺清单,共涉及28所学校。7月9日,县教育局由朱局长主持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逐项核对;7月10日县教育工委会议专门研究了寄宿制学校补短板、强弱项问题,并决定与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项目相结合,利用暑期进行补缺补差。
三是强化统筹。重点是强化三个方面的统筹。第一是强化与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统筹,第二是强化与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项目的统筹,第三是强化与教育脱贫攻坚的统筹。
四是强化管理。县教育局基教股目前正着手进行进一步调研,打算制定一个关于加强寄宿制学校规范管理的办法。这个办法重点就寄宿制学校基本条件、学生生活管理、学习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育人的主导作用。寄宿制学校规模大、学科齐、设施全,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优越,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辍学率也能够有效降低。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对学生实施全程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助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精神风貌、自制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寄宿制学校开展的各种文艺、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发现和个性发展。寄宿制学校能减少或消除陪读现象,既能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又能给学生成长减少负面影响。
同时,视我县教育发展进程,将完成寄宿制学校采暖工程,继续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进一步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适时寄宿制学校建设将向普通高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