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内容:关于加强万佛湖湖岸线垃圾管理的建议
万佛湖被誉为安徽北戴河、合肥后花园,是旅游休闲胜地,钓鱼者的天堂。万佛湖总面积299平方千米,湖面50平方千米,湖岸周边205千米,库容9.03亿立方米。
近几年来,随着万佛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在这个湖岸线上垂钓、露营、野炊等休闲的人也越来越多,节假日期间更多。特别是垂钓,每天都有来自各地垂钓作业的人。于是湖岸便出现了许多白色垃圾,特别是在规定垂钓区域,节假日过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很多的饵料袋和食品袋用完后随手一扔,湖边、湖岸上都是各种颜色的塑料袋、烟盒、泡面盒、面巾纸、矿泉水瓶,更有甚者是随处大小便,既不雅观又污染了湖水,也给万佛湖生态环境和水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建议县政府牵头协调环湖乡镇建立湖岸线垃圾清理的长效保洁措施,拨出专项经费,建立环湖乡镇湖岸线专门人员清理、收集垃圾的常态机制(重点是沿湖沿线规定垂钓区域);岛屿由万佛湖管委会负责。
1.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提升游客和垂钓人员的环保意识,养成不乱丢垃圾、带走垃圾的好习惯;
2.沿湖放置一批特制统一垃圾桶(与周边环境相宜的垃圾桶),固定专放在沿湖沿线;
3.备配一定数量专门工作人员和全封闭的电动垃圾收集车,进行日常的垃圾清理、收集、转运,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实行环湖乡镇包干负责制,可进行评比考核并发放奖金;
4.加大巡查力度,由相关职能部门会同各环湖乡镇成立执法督查组定期进行检查。
提案答复:
《关于加强万佛湖湖岸线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高度重视,细化任务分工。
万佛湖管委会高度重视,积极领办提案办理工作。一是及时召开管委会提案办理工作会,听取各局室意见建议,明确各局室职责。二是积极与沿湖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等协办单位对接沟通,会商细化任务分工。商定由万佛湖管委会负责核心景区(溢洪道至寺冲口湖岸线)、湖面以及岛屿景点的环境整治垃圾清理转运任务;沿湖乡镇负责所在乡镇范围内环湖路至湖岸线的垃圾清理转运任务;龙河口水库管理处负责其下属单位主副坝内侧的垃圾清理转运任务;县生态环境保护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城管执法局负责监管。
2.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由万佛湖管委会投入近5万元,在环湖路沿线进行选址布点,设置宣传标牌32块,其中县政府20号通告宣传牌6块,环境保护宣传牌7块,禁捕禁渔宣传牌8块,渔业资源保护宣传牌7块,水源保护宣传牌5块。
二是由沿湖乡镇和所属乡镇环湖路沿线村开展群防群治,通过广播、散发县政府20号《通告》、出动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共同宣传治理因非法垂钓引起的白色污染。
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对环境整治进行宣传报道。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宣传环湖路环境整治提升政策,县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万佛湖非法垂钓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宣传了万佛湖全面禁捕禁钓工作。
3.重拳出击,狠抓源头治理。
以打击非法垂钓、非法捕捞等渔事案件为着力点,彻底整治万佛湖湖岸线污染源。一是争取县委重视。3月25日,召开万佛湖生态环境保护暨渔政管理工作动员会,沿湖各乡镇、村,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海事、水库管理处、万佛湖管委会等单位参加,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良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面部署环保和渔政管理工作。二是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0”专项行动,在县联合督查组领导下,采取人防、技防、联防、巡防“四防”结合,织密织牢打击非法捕捞防护网,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治理效能,建立统一的渔政信息化智慧平台,实施精准打击,水陆空多路并进开展渔政执法。三是打击震慑渔事违法行为。截止今年7月底,万佛湖渔政管理站和景区派出所、海事所共出动执法人员680人次、车140次、船艇345次,收缴非法渔网5000多斤、鱼竿221根、农民自备船4只、“三无”船舶11只,查办违法案件89件,查处涉案人员185人,行政拘留5人,刑事处罚1人。有力地打击了万佛湖水域各类非法渔事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了湖岸线垃圾的产生。
4.加大投入,清理湖面垃圾。
一是常年打捞湖面垃圾。万佛湖作为湖泊型景区,常年受到上游来水面五显河、晓天河、河棚河等河流的各类输入性垃圾侵入,打捞清运湖面垃圾已成为景区常态化工作,景区旅游公司安排2艘垃圾打捞船常年进行湖面垃圾打捞清理。
二是加大汛期湖面垃圾清理力度。今年6月份以来,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来自五显河、晓天河、河棚河等上游河流的各类垃圾侵入万佛湖,覆盖湖面约50平方公里,对景区生态环境、渔业生产、饮用水安全及船只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景区投入快艇、冲锋舟、垃圾打捞船和岛屿景点工作船等各类船只共计26艘,垃圾清运车辆2台,自汛期以来每天在湖面不间断、无死角打捞垃圾,并集中在寺冲口码头进行转运清理。截至7月底,万佛湖管委会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共组织人力近2000人次,投入船只1000多台(艘)次,打捞清运各类垃圾3000余吨,有力消除了输入性垃圾对水环境的影响。目前垃圾打捞和清运仍在继续,力争主湖区实现无白色垃圾、无危险垃圾、无航行障碍物的整治目标。
5.部门联动,形成整体合力。
一是沿湖乡镇扎实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沿湖各乡镇积极行动,组织人力开展沿湖湖汊垃圾清理,城管执法局协调人员、车辆,及时进行转运。特别是高峰乡战线最长,组织数十人,连续三天对辖区内湖汊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有效改善了辖区内湖岸线环境。万佛湖镇针对今年汛期垃圾多、转运压力大特点,增加经费、加派人手,积极转运从湖面清理上岸的垃圾。二是水库管理处切实履行水利工程管护职责,加强“垃圾入湖违法”宣传,加强各水工建筑物(闸站所)垃圾常态化清理,采取目标管理方式,全面细化落实各区域垃圾清理责任。要求各闸站所在所辖区域内,落实常态化管护责任,及时清理水闸前垃圾及漂浮物。三是农业农村局积极投身万佛湖渔政管理,开展渔政管理、渔政执法宣传,参与联合巡查、渔政执法专项行动。四是县生态环境分局加强入湖河流水质监测,争取市局在五显河金安区与舒城县交界处设立断面,监督毛坦厂来水面水质,并督促金安区落实生态补偿政策。
6.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规范引导娱乐性垂钓行为,划定准钓区域,引导垂钓进钓区,明确一杆一钩,确定准钓品种,倡导文明垂钓。通过疏堵结合,规范引导,从根本上扭转了大水面无序垂钓局面,健康、有序、文明、绿色垂钓态势逐渐形成。
二是规范钓区管理,要求每个钓区要有专门人员进行垃圾清理转运,设置专用垃圾清理转运设施,固定的垃圾收集装置,配套垃圾清运专项资金,提升钓区环境卫生,确保“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湖”。
三是成立巡查队伍开展常态化巡查执法。万佛湖管委会抽调相关局室和渔政站、万佛湖海事所、景区派出所、龙河口水库管理处、沿湖乡镇等单位人员,专门负责对环湖路沿线及湖面的环境卫生、非法垂钓、违规建设、非法采砂、“三无”船舶等进行巡查执法,形成了常态化巡查机制。
二、下一步打算
通过综合治理,万佛湖偷钓、偷捕行为基本杜绝,白色垃圾得到效控制,水资源环境大为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一如既往做好万佛湖环境保护工作。一是继续强化渔政管理和“打非”工作,常态化开展湖岸线垃圾源头治理;二是沿湖乡镇加强对本乡镇行政区划内湖汊管理;三是县城管执法局将环湖路至湖岸线区域纳入沿湖属地乡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配备一定数量保洁人员,实行常态化管理;四是县生态环境分局将环湖路至湖岸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沿湖乡镇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考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