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协提案

重点提案056号:新形势下我县城区教育布局和发展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9-04-22作者:政协办来源:政协舒城县委员会阅读:字体大小:[ 大 ] [ 小 ]

 

 

提案人:华洋、陈自东

建议主办单位:县教育局

 

提案主要内容: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县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成为投入最大、发展最快、办学条件全面改善、信息化跨越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的黄金时期。但随着县城建成区迅速扩大,进城务工和购房居民子女就学量骤增(2018年城区在校生数共计26425人,约占全县总数的38 %。2018年秋学期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比2017年同比增长了1647人),城区学校的布局和发展仍显滞后和不足,学校规模超标,大校额、大班额现象仍较严重。公办和普惠园发展不足,学前教育矛盾日益尖锐。为此,就城区进一步调整、完善学校布局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中阶段

   (一)舒城中学改造提升:加大舒城中学扩建提升工程力度,完成东、西两边新征地102亩,新建校舍25750平方米,根据高考改革需求、学校发展及办学标准,配足、配齐教室和功能室等硬件设施。

   (二)舒城一中作为城区的一所省示范高中,发展很快,学生数已达3000人,教学质量高,但地处中心城区,已无发展空间,部分硬件条件不达标,更难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且上下学时段,给梅河路交通造成较大压力,周边环境嘈杂,办学已不太适宜。建议对舒城一中从中心城区迁址到城区东北角(县城规划区域范围内)进行可行性调研评估,舒城一中原校址可交由县政府处置。

    二、初中阶段

   (一)新建二中东校区:建议在城关镇梅河东路与周瑜路交口西北角新建舒城二中东校区,按36个班规模办学,需征地130亩,新建校舍43000平方米。以解决舒东新区学生就近入学问题,现实验小学(二中东校区)作为单纯完全小学设置。

   (二)迁建城关中心校:城关中心校迁址城关镇沙埂小学,按初中18个教学班、小学36个教学班规模安排,需征地87亩,新建校舍26800平方米。原校址交由县政府处置。

    三、小学和学前教育阶段

    (一)在舒城二中西侧征地82亩,新建城关三小陶因路校区和附属幼儿园,以解决县经济开发区西部学生就近入学问题。

    (二)在鼓楼北街与龙潭北路交叉口征地82亩,新建城关二小龙潭北路校区及附属幼儿园,解决县经济开发区北部学生就近入学问题。

    (三)在鹿起路与南溪路交叉口征地82亩,新建舒师附小南溪路校区及附属幼儿园,解决城东新城商业商务中心及周边学生就近入学问题。

    (四)在新建规模较大的小区内,责成开发商同时建成配套幼儿园,建成后交给政府,办成公办园或普惠园。

    四、特殊教育

    加快推进特教学校建设力度,尽快完成25亩场地的征地、拆迁等工作,力争早日开工。

    五、围绕我县教育形成农村学校“空”又“弱”,城区“大”而“强”, 各农村小学在校师生比例失衡,造成一些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浪费现象,并案提案还提出建议:

    (一)引导周边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合理、有序、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逐步缩小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师资力量差距。

    (三)优化重组村镇学校。将农村部分规模小、学生人数少,教学手段落后的村小和乡镇中心小学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