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项民生事业之首,办好学前教育也是备受瞩目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一、我县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我县是百万人口的大县,城关地区总人口就约有22万人,全县学前三年3-5周岁适龄幼儿约16000人,城区适龄幼儿约6000人。目前我县幼儿园103所,在园幼儿15591名。公办幼儿园32所,占31%,在园幼儿数 5701人,占36.5%。民办幼儿园71所,占69%,在园幼儿9890人,占63.5%。。其中城区公办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045人。民办幼儿园35所,在园幼儿4400人。公办幼儿园所能容纳的幼儿数量远远不能达到社会需求。学前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入园难’问题凸显。
二、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二胎的全面放开,3-5年内同比将会增加很大一部分入园儿童,我县公办幼儿园很少,大多数为民办幼儿园,通过走访和调研,了解到虽然民办幼儿园迅猛发展,但基于民办幼儿园的自身特点,在管理和发展中难免出现问题和弊病。如师资水平低、办园条件差、教材选定和课程设置不科学,为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想法,开设大量小学课程。“小学化”、“大班额”倾向十分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在安全防火、校车管理、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控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干扰了幼儿身心健康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公弱民强,政府的主导地位没有得到确立。公办园收费低、保教水平高,但数量不足,是造成入园难的主要原因,客观上也为不规范的民办幼儿园提供了生存空间。
幼儿教育虽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幼儿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乃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三、具体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快速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引导推动下,我县的公办幼儿园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村各乡镇均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城区也相继增加了城关幼儿园城南分园和城关第二幼儿园。城关幼儿园舒师分园新生入园工作也在积极筹划中。然而,公办幼儿园建设的速度远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快速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将成为我县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学前教育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建议县政府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融资等形式,综合考察我县人口分布情况和居住集聚区等,关注城区人口集聚区和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等因素,筹建一批有规模,有档次、有内涵、有管理的、按幼儿发展特点进行教育的公办幼儿园,办成一批让孩子舒心、让家长放心的公办幼儿园。可以有规划的在2-5年内完成,以满足未来的需要,解决社会民生需求。
2、扩大教师招聘数量,提高公办园质量
随着公办幼儿园的积极建设,公办幼儿园师资严重不足,新进教师补充不够及时,队伍出现老化现象。为满足两教一保的要求,不得不增加临时聘用人员数量,人员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不足已成为制约公办幼儿园快速建设重要因素。增加幼儿教师编制,扩大幼儿教师的招考数量是提高公办幼儿园办园质量、推动舒城县幼儿教育飞速发展的重要保证。